民法典于2020年5月28日通过,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,《婚姻法》、《继承法》、《民法通则》、《收养法》、《担保法》、《合同法》、《物权法》、《侵权责任法》、《民法总则》、0103010
进入民法典统治的时代,人们离婚的难易程度、时间成本,有什么变化?
一、民法典仍然维持两种离婚方式,或者协商后到民政局办理离婚手续,或者到法院诉讼离婚。
二、对于协议离婚,《民法典》设有30天的前置期,也解释为冷静期。 双方向民政局提出离婚申请后,30天内,一方可以反悔撤回,逾期不办,视为撤回申请。 30天来,既然拯救了一部分有可能和好的冲动离婚型婚姻,那么感情破裂的婚姻的变量肯定也增加了。 轻者,一方反感,因此为了离婚必须反复协商、反复申请,重者最终协议破裂,一方必须走漫长的诉讼离婚之路。 协商离婚一定比以前更难,也更晚了。
三、关于诉讼离婚,除一方有家庭暴力、重婚、赌博、吸毒等特殊情况外,首次被起诉的,法院一般不判决离婚。 原因主要有两个。 1 .感情不和分居两年的事实,很难在现实中提出证据。 分居的事实容易形成证据并固定,但很难证明是感情不和导致的分居。 一方否定的,法院一般不认定。 2 .我国法院基于审理婚姻案件的传统理念,对首次起诉离婚,给予双方重新补救的机会,不宣告分手。
第一次不离婚判决后,6个月后再次被起诉,做出判决的可能性很高,但不是绝对的。 特别是在经济不发达、传统家庭观念强烈的内地法院,二次起诉、三次起诉离婚尤为常见。 如果被指控一方患有重病,或者双方均拒绝承担子女抚养义务,二次起诉也可能挥之不去。
因此,根据目前司法审判的现状,一次起诉后6个月内将进行两次起诉,在维持分居事实的情况下,大部分情况下会被宣告离婚,但仍有很小一部分情况下不被宣告离婚,不排除需要进行三次起诉的情况。
民法典实施后,这一现状将有所改变。 根据民法典,在人民法院判决不允许离婚后,双方又分居一年以上,一方再次提起离婚诉讼的,应当准予离婚。 这完全排除了法院再也不脱离人情、子女抚养义务等因素的可能性。 一次起诉分居一年两次起诉=离婚,适用于所有离婚纠纷。
因此,民法典实施后,诉讼离婚,总体上变得容易了,对一些人来说,时间成本延长了半年,但确实确定性变高了。